外国租车市场现在非常成熟,与之鲜明对比中国,这一行业被被视为中国朝阳行业的新领域。据安飞士租车公司预测,到2015年,国内汽车租赁市场的车辆需求将达到30万-40万辆,营业收入将达到180亿元。而在2010年,美国市场的这一数字已经达到了210亿美元。 这让越来越多的玩家对这个领域虎视眈眈。据统计,国内已经有超过5000家租车公司,神州、至尊、一嗨等租车企业的网点已延伸到越来越多的大中城市。国外的租车公司如AVIS和赫兹也早已在中国布局。在这个规模只相当于美国市场零头的中国租车市场,租车企业一时间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 尤其是近两年,资本市场对中国租车行业的支持也从“零敲碎打”转向巨额投入。资本的力量推动着这个产业的快速扩张。 但这个行业的不可预知性依然存在:这个行业能否被民众广泛接受?普遍认为大有市场前景的行业,高负债率和低盈利能力甚至是亏损运营并行。庞大的潜在市场为何成就不了现实的生意?疯狂扩大规模,价格战横行,租车行业,有规模就有未来吗?大规模扩张和价格战是唯一出路吗?诸多疑问尚未产生正面的答案。 置身于这样一个重资产、低利润、处处受到政策限制、且在短期内前景难料的行业,租车企业需要坚持的是什么?需要突破的是什么?中国租车行业的正道又是什么?我们试图探询答案。佛山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