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海蚀崖,佛山租车去广州七星港古海岸遗址——旅游大巴包车。
七星岗古海岸遗址位于海珠区石榴岗路与华南快速干线交汇处西北侧,为保存完整的海蚀地貌。海蚀崖呈额状突出,高约2米,海蚀平台宽6米,高出今海平面约1.93米,为切平构造地面,岩层倾角15度,平台后有深0.3米的海蚀瓯穴。1982年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七星岗古海岸遗址的地貌颇为奇特:山岗的北坡和缓,南坡崖壁则呈额头状,下部山岩凹陷,岩壁下成斜平面台,台面向外下倾,倾角为15°。这是一种海蚀地貌,表明远古时代南海水域的边缘深入到珠江三角洲的北部。地理学家将它命名为古海蚀崖。此海蚀地貌形成于距今约6000年前,是世界上少数深入内陆的古海岸遗址之一,也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海面变化的重要证据,对研究广州地区自然环境变化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广州古海岸遗址由海蚀崖、海蚀洞和海蚀平台三部分组成。它们由海浪侵蚀而成, 海蚀崖呈额状突出,高约2米。海蚀平台宽6米,高出今海平面约 1.93米,为切平构造地面,岩层倾角15度,平台后有深0.3米的海蚀瓯穴。它们都是在海浪侵蚀作用下形成的,是五六千年前广州古海岸存在的有力证据。七星岗古海岸遗址是现在已发现的最深入陆地的古海岸遗址之一,海岸已向南移动了100多公里,这在世界地质史上也是相当罕见的。
广州历经沧海桑田变化的见证——七星岗古海岸遗址竟然与窝棚、烂屋、垃圾为邻,护栏破损,鸡粪、猪粪遍地,污水横流;有百多年历史、南方沿海地区独有的蚝壳屋仅剩2间,面临“绝种”。为此,省政协委员、广州地理研究所研究员梁国昭呈递提案呼吁:保护该遗址和蚝壳屋刻不容缓!
由海浪侵蚀而成,是六七千年前广州古海岸存在的证据。海岸已南移了100多公里。该遗址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深入陆地的古海岸之一。在七星岗以东1.5公里的赤沙村,还曾发现有古沙堤,沙堤埋有海生贝类动物牡蛎的壳(蚝壳),这是古海岸存在的又一物证。在七星岗南面2公里的小洲村,还存有村民利用从地下掘出的大量蚝壳建造的房子。这些海蚀崖、洞、平台、古沙堤以及大量的蚝壳,从不同方面印证了广州历经沧海桑田的变化,具有颇 高的科学、教育、旅游价值。